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
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文帝》:“乱败之及,一发而不可收也。”
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
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文帝》:“乱败之及,一发而不可收也。”
用一种固定来处理变化的事情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最后的贵族》:“我经历了四个朝代,总结出的经验是‘以不变应万变’。”
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索性让我一不作,二不休,见一个杀一个,见两个杀一双,杀个爽快。”
窍:孔。关键的一窍通了,百窍都通。形容关键的一点明白了,所有的也随之而明白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,当时习了口诀,自修自炼。”
解:通“蟹”。比喻一个不如一个,越来越差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释道·禅林诸名宿》:“至近日,宗门诸名下,争以坛坫自高,相驳相嘲,以至相妒相詈,真一解不如一解矣。”
一个人全部承担,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悟空道:‘一客不犯二主。若没有,我也定不出此门。’”
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。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,但打不过对方人多
烦:烦劳,麻烦。一个人全部承担,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
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堂远禅师》:“一鹤不栖双木,一客不烦两家。”
指一次就做成功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,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,不想半路相抛。”
指一步到位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9章:“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,骂到了皇帝头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