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不脱外衣。形容辛勤侍奉,致使不能脱衣安睡
成语出处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》:“中州有李生者,娶妇旬余而母病,夫妇更番守侍,衣不解结者七八月。”
指不脱外衣。形容辛勤侍奉,致使不能脱衣安睡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》:“中州有李生者,娶妇旬余而母病,夫妇更番守侍,衣不解结者七八月。”
取:选取,采用;蔽:遮往。衣服只求抵御寒冷
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。”
弋者:射鸟的人;篡:取得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比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
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明》:“鸿飞冥冥,弋人何篡焉?”
弋者:射鸟的人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比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
唐·张九龄《感遇》诗:“今我游冥冥,弋者何所慕!”
了:明白。最关键的地方明白了,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清凉益禅师法嗣》:“百千诸佛方便一时,更有甚么疑情?所以古人道:‘一了千明,一迷万惑。’”
一旦自己死亡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今之县令,一日身死,子孙累世絮驾,故人重之。”
一律:同样的。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。指文章、题材、写法公式化。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
明·费经虞《雅论》:“用事非诗正体,然景物有限,格调易穷,一律千篇,只供厌饫,欲观人笔力才诣,全在阿堵中。”
形容水流迅速,水势浩大
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:“一泻汪洋。”
举:举动。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。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。 >> 一举两失的成语故事
朝廷一举而两失。纵不能复后,宜还仲淹、道辅。 《纲鉴抄略》
斛:古代量器,1斛=5斗,1石=2斛。用一斛酒换了个凉州刺史。形容以贿赂手段求取官职。 >> 一斛凉州的成语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