颖:尖子。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。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。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使遂早得处囊中,乃脱颖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。”
颖:尖子。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。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。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使遂早得处囊中,乃脱颖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。”
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。
宋《碧岩录》卷一:“道个佛字,拖泥带水;道个禅字,满面惭惶。”宋·释道元《五灯会元》:“狮子翻身,拖泥带水。”
唾壶:古代的痰盂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。 >> 唾壶击碎的成语故事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
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,不擦掉而让它自干。形容受了污辱,极度容忍,不加反抗。 >> 唾面自干的成语故事
《新唐书·娄师德传》:“其弟守代州,辞之官,教之耐事。弟曰:‘有人唾面,洁之乃已。’师德曰:‘未也,洁之,是违其怒,正使自干耳。’”
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动手就可以取得。比喻极容易得到。 >> 唾手可得的成语故事
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李贤注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始天下兵起,我谓唾掌而决。”
不经考虑,随口说出。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八回:“虽然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,大约一部之中,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,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?”
犹言攀龙附凤。比喻依附帝王、权贵。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扬戏传》:“宗计于朝,或异或同,敌以乘衅,家破人亡。乖道反德,托凤攀龙。”
借公事报私怨。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方进终不举白,专作威福,阿党所厚,排挤英俊,托公报私,横厉无所畏忌。”
犹言假公济私。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极谏》:“而乃冯附城社,蔽亏日月,托公行私,交游群小。”
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。
《后汉书·隗器传》:“帝报以手书曰:‘慕乐德义,思相结纳……数蒙伯乐一顾之价,而苍蝇之飞,不过数步,即托骥尾,得以绝群。’”李贤注:“张敞书曰:‘苍蝇之飞,不过十步,自托骐骥之尾,乃腾千里之路。然无损于骐骥,得使苍蝇绝群也,’见敞传。”